地處天心生態新城區的青園小學,力爭以清新的優雅校園,先進的教育理念,鮮明的辦學特色,打造充滿創意與活力、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教育品牌。石禎專 攝↓歐式的建築風格、隨處可見的牆繪插圖,占地26畝的青園中信小學建築面積達9435平方米,可容納24個教學班,滿足1200名學子的入學需求。石禎專 攝記者 卜勁文
  讓公平、優質的教育惠及天心區72平方公里土地上40所學校的3萬餘名孩子身上,打造教育強區、推進教育均衡,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天心人穩打穩扎辦教育這一情懷的真實寫照——從人人都有學上的基礎均衡,到教育資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均衡,再到人人都能上好學的優質均衡,天心區在求解教育均衡的道路上執著前行。
  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教育的難題一起來解決,教育的成果大家齊分享,在邁向教育強區的這五年,天心教育在2013年以總分全市第一的成績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督導驗收;在今年的全省第三輪縣級教育工作督導評估中被評為綜合優秀,邁入湖南省第一批教育強區行列。
  教育,已是天心區“民生立區”的重中之重,是區域發展的一張精美名片。天心教育,站上一個新的臺階,朝著更美好的未來邁進。
  這裡,教育大家辦
  “四優先”戰略全區下活教育一盤棋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砸鍋賣鐵也要保證孩子們能夠有學上、上好學!”天心區區委書記曾超群在調研學校建設時說出了自己的教育規劃構想:天心區的教育體量不大,但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潛力無限,完全可以在全省首批教育強區的基礎上走得更好、更遠。
  如何保證教育的優先地位,讓教育基本滿足人民的需求?天心區委副書記、區長朱東鐵說:“要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確保教育發展的規劃優先審定、教育發展的問題優先研究、教育發展的投入優先保證、教育發展的考核優先納入,從人人有書讀的基本均衡,發展到人人讀好書的優質均衡。”
  一項名為定期議教的制度出台,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定期議教制度從區域頂層設計著手,全區成立了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區四大家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區直26個部門和12個街道的主要負責人組成的創建教育強區工作領導小組,同時還推行區級領導和區直部門聯繫學校制度,並將教育強區建設納入全區重點工作季度講評和年度考核範疇。
  當制度將各區直部門和相關單位的帽子、票子與教育掛上鉤,教育上遇到的難題、問題,那不僅是教育局的事情,也是自己部門的事情。在天心區,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就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桂花坪小學改擴建的前期拆遷工作,只用了百把天就完成了,一所高標準現代化的新學校即將在省府新區建成。”桂花坪小學戴校長說到這裡,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桂花坪小學原是一所農村學校,面積只有7000餘平方米。這裡靠近省政府,近兩年來,學校旁邊的高樓如春筍拔起,周邊居民入住率顯著增加,學校現有規模很難應對大規模的入學需求,就地重建一所更大的學校,是最科學、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根據規劃,這所學校需要徵地40餘畝,涉及七八戶當地居民的房屋遷建。建設方案確定之後,天心區相關部門和街道很快落實徵地、拆遷工作,只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全部徵拆任務。
  ——臨聘老師因為待遇不高,不能安心於教,為了這一部分師資力量,天心區的勞動、人事、財政等部門,針對性地進行研究,拿出專門的政策,將臨聘老師的待遇一舉提升至全市前列。
  ——實現區域教育長效發展的重要基礎工作之一就是科學規劃,天心區教育、規劃等部門一起,編製了《長沙市天心區中小學校、公辦幼兒園佈局規劃》,在對已有學校佈局規划進行優化的基礎上,高標準新建一批中小學校和公辦幼兒園。
  ——教育發展需要真金白銀。“十二五”以來,全區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14.72億元,教育財政撥款增長比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高23.5%,同時,高標準保證生均公用經費的逐年增長。
  在天心區,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堅持每兩個月定期調研學校建設,區規劃、財政、編製、人事等部門,條條塊塊,方方面面,都在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讓資源配置向“優先發展教育”傾斜,一個“黨政主要領導牽頭、區級領導全員參與、部門街道積極履職”的扶持教育、支持教育的工作模式已形成。
  學校,城鄉一樣好
  名校帶動滿足97%以上的孩子家門口讀好書的願望
  天心區同長沙的其他區域一樣,早已實現了九年制義務教育人人有書讀的基本目標。人人都想上好學,成了所有家長和孩子的共同願望。
  在省府板塊形成之前,天心教育的優質資源集中在二環線以北的老城區。整個區域的學校佈局呈現兩極發展,老城區學校容量小、歷史久、資源優,新城區學校分佈散、條件差、師資弱。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居民流動呈現出兩端空、中間擠的趨勢。
  天心區根據“十二五”期間學校佈局規劃和學生入學需求,從去年開始,按照每年“準備一批、啟動一批、完成一批”的思路,遵循教育用地“面積只能更大不能更小、位置只能更好不能更差、操作性只能更高不能更低”的原則,制定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用3年時間投入11.5億元,建設和提質35所中小學校,12個新建擴建項目中,已有青園中信小學、先鋒小學、青園小學、仰天湖赤嶺小學完成新建擴建任務並投入使用;12個維修改造項目中,已有區少年宮、仰天湖小學、黃興小學、黃土嶺小學、紅衛小學、幼幼小學及長坡幼兒園、學院幼兒園等8個項目完成施工任務;11個薄弱學校改造提質項目中,已有披塘中學、藍天學校、興隆小學、黃鶴小學、沙湖橋小學、南湖小學和書院小學等7個學校完成改造提質。
  青園中信小學的建設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家住中信新城的李玉函終於拿到了青園中信小學的新生通知書。她在媽媽的帶領下,迫不及待地參觀了這所童話般的學校,歐式的建築風格、隨處可見的牆繪插圖,一切都讓她感到興奮和期待。占地26畝的青園中信小學建築面積達9435平方米,可容納24個教學班,滿足1200名學子的入學需求。
  如果說學校的硬件提升是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一隻推手,那另一隻推手就是通過整合區域優質教育資源,通過名校帶動戰略,將優質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管理模式等移植到新的學校中,將城區新改擴建學校“帶上路、扶一程”,達到“建好一所,辦優一所”的發展目標。
  通過“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等多種辦學模式,將仰天湖小學和青園小學委托帶動管理7所小學,實現了資源共享。通過“聯姻”,一些新校、弱校迅速成長為有先進的辦學理念、有一定辦學特色的成熟的學校,全區的小學生有97%以上的孩子實現了在家門口就能讀好書的願望。
  在天心區的基礎教育中,區屬初級中學的辦學規模偏小、辦學水平不高。為了補上這塊短板,天心區加大與市級品牌中學合作辦學的力度,促進區屬中學與市級優質中學管理模式的統一、資源配置的統一、教學教研的統一。如今,天心區先後將區屬的42中、天心一中芙蓉校區、長征中學與明德中學、雅禮中學、長郡中學等名校合作辦學,實現了天心區中學教育跨越式發展,2013年、2014年,全區中考成績繼續保持全市前列,分別超過全市平均值2.6個百分點、3個百分點。
  均衡,名師校校有各學校交流配置名師名校長
  學校的成敗看校長,學生的成敗看教師,而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則是如何實現教師隊伍均衡配置。“安教才能興教,區域教育硬件均衡配置基本實現之後,我們啟動了‘教育家辦學’工程,以人才引進優化教師隊伍為保鮮劑、以創新培訓模式加快專業成長為催化劑、以推進名師工程發揮名師示範引領為黏合劑,來促進區域教育師資的均衡發展。”天心區分管教育的副區長劉曉蓉介紹說。
  擇校就是擇師,要想讓家長學生就近入學,就要讓教師和校長流動起來,天心區每年對全區學校教師編製情況進行核查,優先解決教師缺編問題,近幾年,天心區面向社會每年公開招聘100名左右的教師,共調整交流校級領導班子65人次,選拔培養名師、骨幹教師250餘名,覆蓋全區所有的中小學。今年,天心區還全面鋪開校園閱讀工程,三萬餘師生實現走到哪、讀到哪;實施教育創新工程,每年評選一百個學校管理創新案例、一百個教育教學創新案例、一百個學生實踐創新案例,進一步激發全區教育人才隊伍的創造力。
  要讓老師安於教,還要讓老師樂於教,通過提升他們的職業成就感,來激發職業活力。天心區通過推廣行動學習、教師職業成長規劃,來發揮校長書記、名師骨幹的帶動作用, 天心區註重全區骨幹教師的建設和培養,每年對市、區級骨幹教師進行考核獎勵。全面實施名學校、名校長、名教師工程,建立健全了教育系統優秀人才成長的長效激勵機制和後備人才庫,加強區、校兩級“名師工作室”建設,建立區級“名師工作室”12個,並給予每室每年2萬元工作經費支持。
  未來,學生全發展
  區域教育品牌+學校教育特色,成就學生特長髮展
  “我星期一跟三年級的上足球課,星期四的時候,和我一起學習鼓號的又是其他班的。”跟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同學,上著同樣有興趣的課程,黃鶴小學的李怡靜對於每周的課外興趣文體選修課充滿了期待。這所農村學校,六個年級只有200多名學生,創新特色引來眾多人慕名前來學習他們是怎樣推進課改的。
  “我們開展了作業微行動,將作業撕開做,針對教材配套的作業資料大多是以書本的形式出現,內容繁多,學校提倡老師將書‘撕開’,選擇有價值的作業題讓學生來做,避免了學生重覆機械的作業。”青園中信小學校長劉菲菲是這樣探索的。
  作為全國課改實驗基地,天心區堅持把教育質量和水平作為教育的生命線,突出創造教育、環保教育、經典誦讀等特色品牌的打造,在“自上而下出規劃”、“自下而上重創新”的教育環境下,全區各學校因地制宜、因生制宜地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出現了你追我趕、百花齊放的喜人局面。
  天心區在區域推進創造教育課題成果應用、提升創造教育品牌和實效的過程中,收穫著種種欣喜:近三年來,全區中小學生共獲得市級以上青少年科技創新獎1352項,其中創造發明國際獎14項、國家級獎88項、省級獎139項,申請國家專利12項,在國際發明博覽會、宋慶齡發明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長沙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等競賽評比活動中屢獲大獎,一大批同學成為愛動手、動腦的科技小達人。天心區被國家科技部、中央教科所授予“中小學創造力培養案例研究基地”,創造教育課題被列入國家教育部重點規劃課題,被評為“全國創造教育先進集體”。  (原標題:“教育強區”崛起南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78swgvf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